再有20天,整整32歲,有多少年沒過過生日,也不記得了。
團隊12月底就放假了,今年提前了20天,一是提前淘汰掉了來混日子,混底薪的,二來是想在自媒體領域上重新調整一下方向,2021年是很艱難的一年,200多個影視賬號在10月份一夜之間徹底涼涼了。
團隊一直在招對自媒體感興趣的新人,上個月來一個面試的小姐姐,寶媽型的,第一句話開口就是自媒體還有出路嗎?我看有很多人靠播放量吃飯,都快要餓死了。
最近我也瀏覽了一下知乎,似乎很多人在關注這個話題,我的回答是把它當做學習,用來沉淀自己,是最好不過了,如果你上來就想靠這個吃飯,我勸你還是不要考慮。
我這個人比較喜歡說實話,也有很多人到處去曬自己的收入,一天幾百,幾千的都有,但我只想說那些都是極少數,百分之80的自媒體人都在悶聲發大財。只有百分之20的人拿起鐮刀,就把你當做了韭菜。
因為挖金子的人,永遠沒有賣鏟子的賺錢。
就拿影視剪輯這個領域來說,前兩年正在風口浪尖上,今年平臺明顯的在打擊這方面,什么違規扣分,什么版權,亂七八糟的。居然還有一些機構還在收割那些小白。
實際情況是那些做影視的一些大佬們都悄悄轉型做其他領域吃肉了,你呢,最后連湯也喝不上。
為什么這樣說?
因為你的認知可能永遠只停留在了視頻內容的制作上,卻忽略掉了平臺的運營。而這兩者是密不可分的。
我給我的學生是這樣說的:當一個領域的素材有1萬個人在用,即便是每個人的剪輯手法不一樣,但總歸會出現雷同的現象,尤其是頭條,喜歡秋后算賬,你可能當時發了作品平臺也沒有提示你違規,但等到排查到你的作品或者你的作品上了高的播放量,很可能就給你下架,停止推薦,嚴重的直接就扣分了。
苦口婆心說了很多不建議做影視剪輯這個方向,是因為自己走過的經驗,說實話,前兩年在影視這個領域里也吃到肉了,所以風口過去了,也沒什么好可惜的。
作為一個合格的自媒體人,靠播放量吃飯,能堅持下來的都是懂運營和內容制作才能在這個行業脫穎而出,你們說呢?
我是康小康,一個喜歡說實話分享自媒體干貨的博主,關注我,也許你會少走彎路。




